新月升起來了;新月,歡迎你

時光穿越,一下子回到少年時代,該有多麼美妙!

我竟有兩次這樣的經歷,都因為寫作!

我這樣寫過:

“初三的時候,我住在奶奶家。那是一幢獨立的房子,院子裡有些葡萄樹,我經常坐在葡萄架下看書。傍晚的時候,屋子裡會飄過來燒鋸末子的味道,知道奶奶要做飯了,於是進屋,一邊幫她拉風箱,一邊繼續讀。那時候在吉林,鋸末像現在天然氣一樣的普遍,木業一定很發達。

那個院子給了我很多聽收音機的記憶。很多次,我坐在窗下,一邊讀書,一邊聽那個大晶體管收音機里傳過來的聲音。有一次聽一個關於羅馬尼亞音樂家奇普里安 波隆貝斯庫的電影,小提琴美麗哀愁的音樂,纏綿悲哀的愛情,還有作曲家最後的不幸,讓我很難受。那大概是我情感初醒的時候吧!我想,和所有人一樣,我的少年也在那些細小和瑣碎的時光中長大了。 ”

好朋友看到這段描述,來信說:我也看過這個電影,有人剛把它放到了Youtube上,你去看看。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bx_4​​nLbc3c&feature=youtube_gdata_player

先是遲疑了一下,不知電影是不是那麼好,怕破壞美好的回憶!

還是看了。當聽到向雋殊的聲音,“新月,新月升起來了”;“新月,歡迎你!”時,那瞬間確實像回到了少年時代。這些對話我已經三十多年沒聽過,沒想過。忽然聽到,還是很真切!朋友,你看那段電影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呢?

三十年過去,對“革命”,“獨立”,“祖國”,這些詞彙早已無動於衷,對這個“纏綿悲哀的愛情”,也不再激動!但是我好像在註視少年的自己。

再聽一遍奇普里安 波隆貝斯庫那段哀愁的小提琴曲,仍然美好。要知道,這是個三十歲就已逝去的年輕人寫的。他來到這個世上,也許是為了革命,獨立,祖國,但離開這個世界只為了一件事,愛情。 (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dwt5QRijOM)。

另一次這樣的經歷是在兩年以前,也是因為這篇回憶少年時代的文章,下面的這段話:

“除了《簡愛》,四叔沒有很多英國小說。俄國小說有一些,有本契可夫的短篇小說集,還有屠格涅夫的散文集《獵人筆記》。後者我非常喜歡,覺得他筆下略帶孤獨的曠野和森林,既異域,又和東北有些相似,讓我很親近。

印像很深的是一本俄國人多賓寫的文學評論小書,叫《論情節的典型化和提煉》。既然是評論,它就必須對評論對像給予介紹,於是我就知道了諸如托爾斯泰如何聽說了一條狗的故事,如何把它提煉而成為小說裡深刻的一部分。那本書本身也非常引人入勝,我想,我大概在那時開始欣賞文學分析,喜歡抽像一點的東西。 ”

一個朋友讀了說:我也是那個時候讀的那本書啊,我最近在網上買回來了,黃黃的舊書,很懷舊啊!你要不要把地址給我,我買來給你寄一本去。

我說太感謝了,正好我的一個同事回國,你告訴我在哪裡能買到,我讓他給我帶回一本。

所以我也有了那本黃黃綠綠的,很懷舊的舊書。我第一眼看到那本舊書,感覺就是回到了三十年前,我的少年! 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從美國新任交通部長說到共產主義思想家葛蘭西 (艾行山)

譯桑塔亞那的詩:給W.P.

說說日本近代文豪